dafabet888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dafabet888官网

乐山市慈善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量统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 分享到 :

乐慈协办〔2023〕1号

市慈善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市、县、自治县民政局,乐山高新区社会管理局,有关社会组织:

为促进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关于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慈善工作取得实效。

                                                         乐山市慈善工作协调

                                                          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3年8月29日



关于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践行十爱·德耀嘉州”公益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推动共同富裕工作中的作用,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慈善组织。加强慈善组织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确保正确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予以认定。加快培育一批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专业服务能力强的慈善组织,优先培育助力“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服务和参与乡村振兴的慈善组织,鼓励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体事业、应急救助、环境保护、互联网公益等慈善组织。在“十四五”末,全市公益慈善组织达到100家以上,取得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达到30家以上,取得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达到10家以上。

二、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慈善行业组织建设,发挥好慈善行业组织在行业联合、行业自律、信息共享、资源协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推动市、县两级慈善(总)会向枢纽型行业慈善组织转变,进一步发挥慈善组织联合体、慈善事业助推者、慈善行业守望者的作用。在“十四五”末,全市11个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全部建立以慈善会为主体的枢纽型行业慈善组织。

三、搭建慈善服务平台。统筹社会慈善资源,探索“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机制,延伸慈善组织基层网络。在2023年前,完成市公益慈善支持中心、县(市、区)公益慈善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益慈善服务站、村(社区)公益慈善服务室或爱心驿站等为主要形式的四级公益慈善服务平台打造,形成集慈善帮扶、公益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慈善服务载体。

四、打造精品慈善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打造“大爱乐山呵护你成长”“乐善夕阳红·大爱耀嘉州”“满天星计划”三大品牌,形成“嘉爱小屋·困境女童关爱服务”“万名慈善公益爱心小天使”等20余个项目矩阵。各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要结合当地特色推出1个品牌项目,形成“一县一品牌一特色”的慈善工作良好格局。强化项目牵引,优化公益慈善项目设计,加大公益创投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公益慈善项目落地落实并取得实效。

五、实施“互联网+慈善”战略。“互联网+慈善”是全新的慈善生态环境,是慈善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顺应信息时代和慈善事业发展新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互联网+慈善”战略,定期组织慈善从业人员举办“互联网+慈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为开展“互联网+慈善”筑基赋能。要精心设计多元、多维、多样的慈善项目,充分利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强力推进“互联网+慈善”工作,不断拓展募资渠道,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聚力发展社区慈善。鼓励城乡社区居(村)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等依托慈善组织设立居民互助基金。着眼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社区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区建立专项慈善基金。按照两步走的原则,第一步,到2023年底,沙湾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全覆盖建立社区慈善基金,其他区县新建1支社区慈善基金;第二步,到2024年5月底,全市城市社区全覆盖建立社区慈善基金,农村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力争达到50%。

七、稳步推进“福彩进景区”。积极探索福利彩票销售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营销模式,以乐山大佛、峨眉山两大景区为切入口,在景区文创店、游客中心等开展渠道合作,依托景区和各类大型活动探索开展刮刮乐“快闪”销售,为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八、不断丰富募集形式。积极引入全国知名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的项目在乐山落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中华慈善日”和“99公益日”期间组织开展全民性公益慈善活动,募集的资金进入社区基金、未保专项基金、养老专项基金等。鼓励慈善组织依法开展义拍、义卖、义展、义演等活动,推动慈善捐赠由捐钱捐物向捐技术、技能、股权、证券、知识产权、服务、保险等形式拓展。创新网络众筹、运动众筹、手机捐赠等新型募捐方式,丰富公众参与慈善渠道,逐步扩大慈善捐赠参与面。

九、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市—县—乡”三级慈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布信息和需求,引导慈善组织有序参与应急救助和服务。支持各级慈善(总)会发挥龙头枢纽作用,加强与各类慈善组织沟通联络、协调联动。加大应急响应日常演练,增强慈善领域应急响应、社会协同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十、积极探索“六进”行动。聚焦“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民生关切,拓宽慈善“进万家”路径,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行动,弘扬扶贫济困、恤孤助残、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常态化参与慈善实践制度,结合党建引领“嘉里人关爱”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一老一小”“扶残济弱”,创设一批“在嘉养老”“嘉里童行”“嘉里有爱”“救在身边”慈善服务品牌,协同部门实施“嘉里有爱·益起帮扶”“一老一小”等“四个一百”行动,营造“人人向善、事事行善、时时可善、处处有善”的浓厚慈善氛围。

十一、着力发展志愿服务。畅通志愿服务渠道,推广运用志愿服务数字化系统,完善和普及志愿者注册、服务时间记录、星级评定、激励回馈、保障等制度,常态开展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依托四级公益慈善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围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扶老救孤、助医助学、抢险救灾等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十二、传承弘扬慈善文化。将慈善文化传播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慈善公益宣传,鼓励各级主流新闻媒体设立慈善专栏,预留一定比例的公益广告播出时间或者版面用于宣传慈善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地标性建筑等设施场所传播慈心善举。探索建立慈善广场、慈善社区、慈善街道、慈善乡村、慈善学校、慈善公园等,形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人人可参与的便利慈善平台。开展“乐山慈善奖”评选,及时挖掘和报道慈善典型、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社会慈善氛围。

十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年度慈善社工人才专项培育计划,将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养和民政业务培训计划。建设“乐山市慈善专家库”,聚市内外专家之智助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乐山师院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等专业,加快培养慈善事业发展急需的活动策划、项目实施、专业服务和宣传推广等专业人才。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和项目支持,加大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在“十四五”末,实现全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十四、加强慈善监督管理。制订和实施全市慈善行业行为、慈善组织治理和从业人员资质等方面的行业标准。切实加强诚信自律建设,认真落实年报、年检制度,完善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确保慈善组织规范运行。大力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定期公示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情况,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十五、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以政府联系副秘书长(或政府办联系领导)和民政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多部门多组织共同参与的慈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慈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引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